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十四五”亮点丨人均寿命79岁!健康中国建设“质量满意”
2025年10月22日 08:3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李恒田晓航)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较2020年提高1.1岁。全国8个省份率先超越80岁大关,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020年10月11日,游客参观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博物馆。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崔博文 预期寿命是衡量当前经济社会水平的综合指标l 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水平。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5岁,到改革开放之初的68岁,再到“十四五”期间的79岁,这条“生命线”不断延长,勾勒着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折射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基础。 “十四五”以来,覆盖14亿多人的健康保障网日益密集,成为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健康常态”。更轻松地访问服务网络。五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 2024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109万个,医务人员达1578万人。现在,90%以上的居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到达最近的医疗中心15分钟,全国急难的医疗问题不断得到缓解。预防屏障不断进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口健康素养水平从2020年的23.2%提高到2024年的31.9%。重大慢性病早期死亡率进一步下降。结核病、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发病率持续下降或保持在低流行水平……这是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和探索驱动的。.医疗负担将减轻。 SEC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这位医生为人民造福红利了。 “十四五”以来,共有402个产品纳入目录,医保目录新优药注册正在加速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全国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超过13亿居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这个全球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险网络,为保障生命健康提供了“保护伞”。 2025年8月26日,志愿医疗队到浙江省诸暨市安化镇河阳社区村民家中提供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新华社文星阳供图从人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到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关键指标的持续下降,健康中国建设凸显“质量”。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人民的健康。从“三减三健康”到全民健康,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到2024年,全国体育场馆面积将达到42.3亿平方米,经常锻炼的人口比例将超过38.5%%。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为14亿多人民带来更加健康和福祉。
(编辑:魔术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