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华社彭云佳:未参保的人在同一家药店买了同样的感冒药17元,参保人却花了31元买了同样的感冒药,几乎翻了一番。网友吐槽:“药店先问你有没有医保,然后才推荐。”药店“洗菜”的“阴阳定价”行为,侵蚀医保资金安全,损害参保人切身利益,降低公众对医保体系的信任,必须坚决纠正。有些药物是不透明的而投保人对药品价格不敏感,为“阴阳定价”创造了机会。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治疗费”和“生命保障费”,一分钱都不能挪用。对于医保定点药店“阴阳价”,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监测和消除工作的通知》明确,将严肃查处。只有造成“痛苦”,无良药店才有勇气重蹈覆辙。惩治“阴阳价”,医保、市场监管、药品监管等部门必须联手加大制裁力度。对实行“阴阳定价”的定点药店,视情况采取约谈、暂停医保缴费、暂停或解除医保服务合同等措施。事件严重程度和整改情况,充分展现侦查、处罚和震慑对全集团的警示作用。解决药店“阴阳价”混乱,还必须以“预防”为主。借助技术赋能,通过推广药品小比价计划、全面推行药品追溯码,建立立体“比价、批发价格数据管理”监管网络。同时,将咨询举报渠道改为药店,方便社会监督。指定医保资格是一张“未经审查的执照”,而是诚信经营的“责任状”。只有果断惩治“阴阳价”,让药品采购更加公平透明,确保医保资金使用“最先进”,群众才能c 感觉更加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