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华社东京10月11日电(记者李子越陈泽安)10日,即将卸任的首相石破茂以“个人观点”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结束80周年”的看法。他宣布将延续历届政府“战后磋商”的历史立场,并对日本参战原因发表了看法。舆论认为,这一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石破茂的个人特色,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一些重要的表述缺失或不充分,反映出日本在总结和理解历史方面的不足。日文文本石破茂的整本《战后80年》大约有6000字。从五个方面分析:战后宪法、政府、议会、媒体以及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我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石破提出,基于日本当前的社会现实,政治不能为了取悦民意而损害国家利益。我们必须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不能感情用事,罔顾理性,而要勇敢地面对历史。与此前战后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发表的《村山宣言》、《小泉宣言》和《安倍宣言》相比,日本媒体称,石破茂的观点呈现出新的视角,处处体现出“色彩石破”。不过,这一意见并未以内阁批准的“首相声明”的形式发表,而是以“个人意见”的形式发表。主要声明没有明确包括“侵略责任”等措辞对于亚洲周边国家的“遗憾”和“道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石破茂只是表示,在历史承认问题上,他将带着“悔恨和歉意”的态度延续历届政府的立场。石破茂被认为是自民党内的温和保守派,与党内强硬的保守派相比,他的历史认识有些进步。日本媒体普遍认为,这一观点反映了 石破在党内压力下的平衡立场。自去年就任首相以来,石破茂计划像往常一样,在“战争结束80周年”之际发表内阁批准的“首相声明”。但自民党内部强硬保守派人士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宣言”2015年发布的《口粮》明确表示“后代不能再承受道歉的命运”。他们担心石破茂会扭转这一基调。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也表示,没有必要表达“战争结束80周年”的想法。明治大学教授山田晃认为,这一分析主要着眼于日本国内政治和 对亚洲邻国缺乏远见。石破使用了“悔恨”一词,但他的信息主要限于反思利用政党遏制和平衡军队的失败。神奈川大学教授大场纱江认为,这一观点可以用常理解释日本战前的内部状况。 “首相必须重申这些本应在教育环境中分享的事实,但这本身就反映了日本在教育方面的严重缺陷。 历史视野。”
 (编辑:朱晓航)